北宋仁宗嘉祐六年,举国瞩目的“制科”殿试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书人,四川眉州进士苏轼苏辙兄弟双双高中,其中苏轼荣登榜首,成为有宋一百多年以来获“制科三等”殊荣的第二人。然而名震京师的他却到西北边陲凤翔府做...展开>>
北宋仁宗嘉祐六年,举国瞩目的“制科”殿试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书人,四川眉州进士苏轼苏辙兄弟双双高中,其中苏轼荣登榜首,成为有宋一百多年以来获“制科三等”殊荣的第二人。然而名震京师的他却到西北边陲凤翔府做了小签判,改陋法、更陋习、修水利、斥豪强,锋芒毕露,经历三年的磨勘,他还朝判登闻鼓院,不料贤妻王弗、慈父苏洵相继病逝,苏轼守孝三年复归朝堂,因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,自请外放做了杭州通判,又陆续调任密州、徐州及湖州知州,因身陷“乌台诗案”入狱百余天,几经生死出狱后被贬黄州。此后苏轼的人生随着朝政风云的起伏而跌宕,无论顺逆,他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为官之道,著成众多千古传诵的佳作,浩然的正气与杰出的才气最终凝聚成中华民族文化伟人的艺术形象。
收起>>